中国的木偶艺术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了,比起不到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国戏曲、戏剧艺术,人们称其为“百戏之祖”。
扬州的木偶戏“兴于唐、行于宋、盛于明清”,以“刚柔相济、细腻传神”“不是真人胜似真人”的艺术表演风格蜚声海内外。扬州杖头木偶与泉州提线木偶、漳州布袋木偶齐名,是中国木偶三大流派之一,2008年入选国家级“非遗”项目。
早在唐代的书籍中,就有扬州木偶的记载,但当时木偶还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民间艺术。到了宋代,木偶戏已成为当时戏剧领域里最古老而又富有特色的一个剧种,不仅在扬州市井中表演受欢迎,而且进入到宫廷、内宅之中。
元、明两代,扬州饱受战乱之苦,城市几成废墟,木偶也一度萧条。一直到了清代,扬州的木偶戏达到了空前的繁华,不仅演出频繁,其种类也更加丰富,集布袋、提线、杖头木偶和水傀儡之大全。然而好景不长,随着清代道光年间,徽班晋京前齐聚扬州,博得了富商巨贾及市民们的青睐,木偶戏只得辗转于扬州周边地区。
扬州杖头木偶的近代发祥地,还要算在泰兴地区,而这也是华美霞的出生地。上世纪40年代末,光泰兴县就有100多家木偶戏班。上世纪50年代,许多戏班到外地演出,有的就在演出地登记,成为当地的木偶剧团。1973年,泰兴县木偶剧团上调为扬州地区木偶剧团,团址也从泰兴迁至扬州,华美霞也在其中。
华美霞说,改革开放30多年来,扬州木偶的三部剧“立下”三座里程碑。1981年,扬州地区木偶剧团创作演出了大型剧目《嫦娥奔月》,改京剧形式为京歌形式,使人耳目一新,得到了文化部、木偶界专家的一致好评;1993年,扬州市木偶剧团创作了大型儿童神话木偶剧《琼花仙子》,获文化部第八届文华新剧目奖和“六艺节”新剧目奖;2002年创作演出的卡通儿童木偶剧《三个和尚新传》,立意新颖、个性鲜明、表演独特、富有创意,获得由文化部颁发的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大赛金狮奖金奖,成为第三个里程碑。
扬州杖头木偶艺术从清代起先后吸收了昆、徽、京诸大剧种表演之长,经过几代艺人的切磋琢磨,总结出表演中“稳、正、直、平”四大要素,又新添了“水袖功”“扇韵”“天女散花”“木偶书法”等特技,舞美中加上声、光、电、气的运用,达到了“刚柔相济、细腻传神”的境界。
我要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