纽约“中国戏剧工作坊”的四位成员于11月7日及8日下午来我校给同学们带来了穿越时空般的演出。与众不同的是,四位表演者恰为两对中美couple。他们多年以来试图通过融合中西戏剧文化及推广戏剧教育,将中国戏剧介绍给美国民众,推广京剧艺术。两位戏剧全才冯光宇老师与丈夫史蒂芬‧凯派林(Stephen Kaplin)作为主创成员屡屡获奖,这次他们也让我们南外的同学们大开眼界——原来皮影戏还可以这样玩!
刘玉儿
此次由南京外国语学校提供平台的文化交流活动由刘玉儿同学牵头, 也由她担任主持人,一口流利的英语简单介绍了这次的主角们之后,冯光宇老师介绍了他们的剧目以及特点。
艺术家们在工作台边认真为大家表演
我们看到,与传统的皮影戏不同,幕布并不透明,前面放了一张低矮的工作台,上方架着一个投放设备。原来这样是为了适应更大的屏幕,在百老汇的演出也采用了这种方法。我们都深深感叹,科技与艺术竟然如此和谐自然,相辅相成!
随着灯光骤灭,演出开始了。幕布上慢慢出现了一个昏黄的圆形光晕,逐渐扩大,呈现出一个月亮,上面缀着几行中文字以及一个小兔子的图案。画面进一步扩大,我们看到了天空,接着,镜头切到月下一片竹林中,出现了一老一少两只兔子精,小兔子缠着老兔子讲故事。故事就这样开始了……
负责整场配音的凯派林先生
表演期间的半个小时,连买“站票”的同学们也看得津津有味。精美的人物形象,清晰的动态以及各有特色的配音(英文),都不得不令人赞叹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,同时也得佩服这个中西合璧的艺术团体的技艺高超。值得一提的是,凯派林先生不仅负责部分场景切换等工作,而且一个人承包了全剧大大小小近20个角色的配音,声音的粗细高低,轻重缓急皆无重复,台词设计涉及古今中外,生动有趣,使各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,为剧目增色不少。
同学们仔细端详着皮偶
表演结束后,工作坊还与同学们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,甚至展示了一个刚刚和我们已经打过好几次照面的老虎形象皮偶,谁能料到它竟已年近百岁!我们还有幸与几个皮偶来了一次零距离接触,同学们拿到手,都小心翼翼地仔细端详。在交流互动中,我校同学收放自如,流利的英语,广阔的知识面以及翩翩的风度也让凯派林夫妇刮目相看。
全场的气氛和谐自然,大家都沉浸在无限的艺术享受之中。
纽约“中国戏剧工作坊”坚信“艺术无国界”,他们以拓荒者的精神,用现代手法诠释中国传统戏剧,或以京剧形式演绎外国经典故事,为西方人士欣赏中国艺术架起宽带网,从而在让中国戏剧在世界各处发光发热。
文字:学通社 裴阳 高一(1)班
图片:程霄磊
编辑:喵喵
南京外国语学校
我要留言
支持支持
文章很好,赞
赞一个!厉害
支持支持
文章很好,赞
赞一个!厉害
支持支持
文章很好,赞
语言生动准确,情节精彩曲折,仿佛将读者带进了开心乐园,令人眉开眼笑。
通俗易懂,趣味性强。
眉目清晰,生动紧凑,趣味性强。
注意观察具体事物,并展开合适的想象,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。
融情于景,边绘景边抒情,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,使文章生动具体
内容新颖,结构合理,流畅连贯,自然通达。
取材真实生活,选材恰当,很有新意,段落分明,过渡自然,情趣盎然,可读性强。
支持支持
文章很好,赞
赞一个!厉害
支持支持
文章很好,赞
支持支持
文章很好,赞
赞一个!厉害